01
01月
南宁中山路,一段遗失的铁路时光
VAculture
0
0
0
南宁市中山路,大家都知道,这是有名的夜市街,各种小吃琳琅荟萃,名声是响当当的。
与夜市街一起为人熟知的,是这里的老街道、老房子。在这些老房子里,有两座曾属于铁路,其中一栋苏式建筑,其历史要追溯到南宁铁路局的前身的前身-----柳州铁路管理局。南宁铁路局的前身----柳州铁路局,这个大家都知道了。可是你知道柳州铁路局的前身----柳州铁路管理局么?
工程局这个词汇,大家都知道。中铁1局啊,中铁建电气化局啊,这些就是工程局。管理局,指的就是南宁局、上海局等运营单位。柳州铁路管理局,是N早以前的叫法了,估计是上个世纪50年代时候的事情。具体的情形,可能要到局办去查询才知道。现在,我在网上也没找到相关的信息。好了,上片
中山路121号,就是我说的那所曾经属于柳州铁路管理局的房子。
屋檐下的木质铭牌,依稀可见路徽,在路徽的下方,可见到“柳州铁路管理局”等字样。历史在我看到铭牌的一刹那,宛如一幅画卷,缓缓展开。
柳州铁路管理局,该是很久远的事情了。那个时候的干部职工们,该是穿着蓝色的工作服,类似于中山装的那种,带着同样是蓝色的大檐帽,在这栋建筑里,忙碌着。 这是一栋二层的苏式建筑,在上个世纪50、60年代,这几乎是全中国的建筑风格。
红色的瓦盖,木质的屋檐,建筑的四角是用青砖建起来的,而横梁则是木质的。一层的里面是用青砖外抹水粉,二楼的里面则是木条堆砌,再外抹水粉,估计是为了减轻木质横梁的重量。浩浩荡荡也是几十年啊,质量还是不错。
在这栋建筑的旁边,是一栋四层的小楼,据附近的居民说,也是铁路的。看小楼的建筑风格,有点接近现在了,其横梁已经是水泥加细小的鹅卵石,使用的红砖也是比苏式建筑的青砖大很多,估计,也是8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。看小楼的墙上,留有“直管公房”和“市房管所”等字迹。也就是说,不知道什么时候,这些房子已经移交给了市政府了。我很好奇,这些房子,主要是那栋苏式建筑为何会建在这里?当年,又是谁在这里办公?在木质的铭牌上还看到“站字第”这3个字,估计是“站字第xx号”的意思。我们现在铁路的房子也有这样的铭牌,也有这样的字眼,意思是站区房屋编号。那么可以推测,这栋苏式建筑当年是和南宁站编号在一起的。想来,估计南宁站那些老职工,尤其是那些退休的老职工,应该有所了解。
现在,这两栋建筑,一楼的门啊,窗啊,都用红砖封闭起来。估计,都成危房了。而与大楼一起封闭的,是那一段远远近近的历史,是这座城市一段与铁路有关联的历史。
作者:天涯客人
来源:南宁铁路职工网上家园
评论
登录后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或注册!